而立出自哪里(而立出自哪里出自哪句诗句)

百科主编 2024-05-07 01:17:07

咨询微信:微信联系

在《论语?为政》中,孔子说: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孔子说的三十而立,有不同解释。

1、孔子说“三十而立”,“立”的是:三十岁就掌握了一定学问,遇事能发表独立见解。

2、“三十而立”的解释应该是,经过十五年的阅历时间,到三十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标准,行为和说话已经变得稳妥起来。

3、对于孔子“三十而立”,应该是立言、立德、立行。要做事先做人,所以想“三十而立”立业,先把人做好。

4、指男人到了30岁就该有自己的事业,

实际上,孔子认为,“三十而立”不是要成家立业,而是要“立于礼”。

《论语.泰伯》记载:

子曰:“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。”

意思是,人的修养应该始于用诗歌(学习《诗经》)来抒发自己的意志,用“礼”实现人的自立,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。

这里他提出了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:诗、礼、乐,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。孔子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,而且要有全面、广泛的知识和技能。

为什么要立“礼”?

这个要从周朝的礼乐制度讲起。

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。周公制礼作乐,规定了吉礼(祭礼)、凶礼(丧礼)、军礼(行军,出征)、宾礼(朝觐,互聘)、嘉礼(婚宴,加冠)等,使贵贱有差、尊卑有别、长幼有序,实行所谓“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”。

子曰:“天下有道,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;天下无道,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”——《论语?季氏》

孔子说:“世道清明,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天子。世道混乱,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。”

到春秋后期,周朝的制度开始松动,出现了“礼崩乐坏”的局面。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,不但僭用诸侯之礼,甚至僭用天子之礼。

子曰: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,孰不可忍也。”——《论语?八佾》

孔子谈到季氏,说:“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,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,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?”

八佾:行列的意思。古时一佾8人,八佾就是64人。

据《周礼》规定,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(64人)的舞蹈阵容,诸侯为六佾(48人),卿大夫为四佾(32人),士用二佾(16人)。天子的舞用“八俏”,当时季孙氏用“八佾舞于庭”,排场跟周天子一样,所以孔子斥责说:“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!”

按礼,天子祭祖唱《雍》诗来撤除祭品,这时鲁的三家都“以《雍》撤”,孔子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“三家之堂”。按礼,只有天子可以“旅”(祭祀)于泰山,这时季孙氏“旅于泰山”,孔子又指责他不懂礼(《论语?八佾篇》)。卿大夫这样“僭礼”,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。

春秋末期,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、礼崩乐坏的过程中,违反周礼、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,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。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,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。对此,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,“是可忍孰不可忍”一句,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。

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,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代。旧的秩序已经被破坏,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。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。

“立于礼”,恢复周礼,实际上就是孔子的志向。

“郁郁乎文哉,吾从周。”——《论语?八佾篇》

所谓“周礼”,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、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、礼节仪式等。

为了维护“礼”,孔子提出了“正名”的主张,这是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。

正名,是按照周礼的制度辨正名分,校正等级秩序,使“名实相符”。孔子提出的“正名”主张,实质是维护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,这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一面。

孔子认为,春秋是混乱的时代,要恢复社会秩序,必须恢复周礼,恢复周礼的根本方法就是实行“仁”。

所以,孔子所说的“三十而立”,不是成家立业,而是“立于礼”。

相关文章
咨询微信:微信联系点击复制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