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家驹被谁害的(黄家驹是因为)

百科主编 2024-05-04 09:09:22

咨询微信:微信联系

罗大佑说:香港没有真正的音乐人,黄家驹除外。

这句话,用在如今的华语乐坛,也依旧恰如其分。

为什么?

我们先来看看这档节目。

《乐队的夏天2》。

33组乐队,新裤子、重塑雕像的权利、水木年华、五条人、后海大鲨鱼……

周迅、大张伟、张亚东、马东任主嘉宾。

有人调侃,《乐队的夏天》,简直是"华语乐坛的春天"。

但实际上,节目中体现出的:

以水木年华为代表的中生代歌手的挣扎。

以五条人为代表的小众音乐乐团的困境。

都无不清晰地告诉观众:

距离华语乐坛春天的到来,还很远、很远。

尽管这些年,各种音乐主题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。

但是在音乐外衣的包裹下,还是以营销为核心的娱乐快销内核:

推出新人,翻红"老人"。

而要说真正打磨音乐——对不起,没有那个美国时间。

眼前的时代,唱片作为音乐的载体,已经在慢慢退出人类生活。

数字专辑登录各大音乐平台,动动手指就能支持心爱的偶像事业。

在这样的消费模式下,流量明星疾速崛起。

才华与作品质量已经不再是考验明星的唯一标准。

有的人,音乐轻轻松松下载量过亿。

而老歌手周杰伦一首《MOJITO》下载百万,就遭遇了平台后端的“技术性”崩溃。

孰优孰劣,在庞大可控的数据面前模糊不清。

但是,谁在乎。

在这样"娱乐至死"的大环境下,华语乐坛的优质音乐与唱作人?

难。

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

其实这样的局面,早在数年前,音乐教父罗大佑就已经透过香港乐坛初见端倪。

如此,才有了那句:香港没有真正的音乐人,黄家驹除外。

只不过黄家驹的离世, 让罗大佑口中"真正的音乐人"也已经不复存在。

黄家驹曾说:

"香港只有娱乐,没有乐坛。"

一语成谶。

彼时他也没有想到,自己会成为"娱乐至死"下最惨烈的受害者之一。

在成为Beyond乐队主唱及创队成员之前,黄家驹像无数底层香港市民一样,居住在那个花花世界里不见天日的贫民窟,苏屋区。

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的黄家驹,一家7口挤在狭小的房子里艰难度日。

直到有一天,黄家驹从邻居搬家后遗留下的杂物堆中,捡到了一把破旧的吉他。

就像《寻梦环游记》中在万寿菊花海拨响吉他第一个音阶的米格一样。

那一瞬间,一道光落在了黄家驹的身上。

家境拮据的他曾为了赚够日常开销,做过服务员、保险员等等工作。

但是在通过吉他接触到音乐这个神奇的世界后,他把手头所有的工作都辞了。

父亲大吃一惊,问道:那你以后靠什么生活?

黄家驹斩钉截铁地回答:

"靠音乐生活。"

顶着父亲的斥责与恫吓,也尝过无数乐团人员的白眼与打击。

直到黄家驹遇见了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叶世荣。

1983年,他和叶世荣、邓炜谦、李荣潮组成了一个乐队,为了参加《吉他杂志》举办的比赛,给乐队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:

Beyond。

超越。

无数人的音乐信仰,在那一天终于正式落成。

1985年,乐队又加入了一个新成员,黄贯中。

那时的他还不是紫霞仙子朱茵的丈夫,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美术大专生,进入乐团担任吉他手和美工的职位。

乐队成立初期,成员变动很大。

但这也依然没能阻止,Beyond自费在坚道明爱中心举办了乐队的第一场演唱会:

"永远等待"。

尽管听众寥寥无几,每位成员都身兼数职:黄贯中绘制海报,黄家驹本人则把自己的父母都拉来做了听众(黄爸爸骂骂咧咧却异常认真地听完了全场)。

但是,成员们依然非常满足。

他们看到了,梦想照进现实的温度。

后来,他们也尝试过进军内地市场。

但是因为大陆群众对粤语歌的接受度不高。所以,1988年Beyond来京开专场演唱会,可以说是无功而返。

但是,这并没能阻止他们火起来。

在已经荣登香港"地下乐坛"头把交椅后,1991年,Beyond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开了首个乐队演唱会。

这是这个大型体育馆,第一次承接乐队演唱会。

可想而知,那时Beyond庞大的歌迷数量。

对多数人来说,黄家驹和Beyond"熬"到这一天,已然是梦想成真。

然而,他却不开心:

"虽然红了,但是并不开心。"

"(因为)要做很多无聊的事情。"

而这些"无聊的事情",是放在如今的娱乐圈中再平常不过的活动:

无休止的通告,娱乐综艺,颁奖典礼,访谈节目。

做游戏,见粉丝,搞互动,维持频繁的曝光度。

唯独没有——潜下心来好好做歌的时间。

公司满满的安排,让Beyond身不由己。

也正是因此,黄家驹才有了那个独到透彻的观念:

香港只有娱乐,没有乐坛。

放在如今内地的娱乐圈,好不讽刺。

于是Beyond"举家"搬去日本,想要在一个"更上进"、"更发达"的地域,潜心音乐。

却没想到,等待他们的,是比之在香港更为"不务正业"地生活。

依然是通告,综艺,做游戏。

直到1993年6月24日。

这一天,Beyond参加了东京富士电视台的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》的录制。

这档在日本有着超高国民度的综艺节目,凌晨一点开工,栏目内设置的游戏环节紧密,比《快乐大本营》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在"对决Corner"的游戏环节中,一共有12名嘉宾分组进行对抗。

意外突发。

因为场地湿滑,在场人员繁多。混乱中,有嘉宾滑倒,撞向舞台背景板。

背景板倒下,黄家驹与主持人内村光良一起失足掉下了整整3米高的舞台。

3米,在国内就是一层楼的高度。

内村光良就像大多失足从一楼跌落的人一样,只受了些不太严重的挫伤。

然而黄家驹,为了逃离综艺游戏特意从香港辗转来到日本的黄家驹,对"娱乐圈风气"避之不及的黄家驹——

——在这场"游戏意外"中头部着地,当场陷入昏迷。

6天之后,官方公布了黄家驹的讣告。

简直就像是命运一手策划的黑色幽默。

回看黄家驹在Beyond创作出的音乐。

写男欢女爱的歌曲寥寥。

他写《光辉岁月》,唱的是种族;

写《Amani》,唱的是和平;

写《农民》,唱的是中国农民的勤劳与艰辛……

上世纪8、90年代的音乐,至今听来依然不显年代感,没有任何被时代抛下的印记。

可是到了今天,像他当年那样为这个世界创作歌唱的音乐人,却几乎没有了。

我们有的,也依然只是黄家驹留下的这些音乐,而已。

从香港到日本,从现实到理想,从音乐到娱乐圈。

黄家驹用尽全力想要逃离的,终究只是那个日趋常态化的"娱乐至死"罢了。

而这致他死命的元凶巨恶,究其根本,是推动整个娱乐事业发展的受众群体。

我们,谁也难辞其咎。

文/红猪看电影编辑部:弗若斯贡

(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)

相关文章
咨询微信:微信联系点击复制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