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的交通安全知识
55
11-30
人们解释愧,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:心里有鬼。左边竖心旁,右边鬼,可不是心里有鬼吗?可这并非愧字的本来面目。
在甲骨文中,愧从女、上从田,田为鬼头,因此田下所从无区别,释为鬼。金文之中这种写法更明显,从女从鬼,鬼表声,为《说文解字》小篆所本,楷书写作媿。战国文字中,媿也有从心鬼声的写法,在《说文》中也有收录,楷书写作愧,为媿的异体字。《说文解字》言:媿,惭也。媿的本义也就是惭愧。而从女不容易表达这种意义,反而从心更能强调字义之中的内心情感之意,因此后世用愧多于用媿,并逐渐以愧代替了媿。
在日常生活之中,人们常常会用惭愧一词,来表达自己的感幸,“惭愧,惭愧!”意思是说多谢/难得/侥幸。诗词中也用这样的用法,元稹说“惭愧梦魂无远近,不辞风雨到长滩”即用此意。愧的意义也是惭愧,不过主要表达因有缺点、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。
比如谢灵运说“刀笔愧张杜,弃繻惭终军”,他的愧,是因为自己既没有刀笔吏张汤、杜周之才,也没有终军从小立志干大事的志气,没能像他们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,惭愧地无所事事。比如韦应物说“身多疾病思田里,邑有流亡愧俸钱”,他的愧,是因为有志而无奈,多病使他想辞官归隐,但看到百姓贫穷逃亡,自己未尽职责,于国于民都有愧。再比如杜甫说“共被微官缚,低头愧野人。”他的愧,则是因为觉得自己被小官所束缚,既不能实现自己理想,也不能造福百姓,还比不上在江湖中自由的野人。
不过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,羞愧是一种自我意识情绪。它可能产生于道德情景,比如自己做了一些违规的行为就会觉得羞愧,也可能产生于非道德情景,比如自己的操作失败导致事情出错也会感到羞愧。当然,我们能看到羞愧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,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,羞愧也有可能会促使积极的自我控制和亲社会行为,从这一意义上来说,羞愧作为一种自我意识情绪,对于驱动人类行为有所意义。
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,中国人的个体是追求完善的,修齐治平,修身本身就是一种完善自我的途径。在这样一种情况下,羞愧感就代表了一种自我检查和内在激励的能力,当人们感到羞愧的时候,个体是将自我评价为没有满足社会群体的标准,由此产生了在满足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尊重的需要、对自身行为的指导、对自身成长的激励。于是,为了不感到羞愧,个体就会选择通过克服欲望、完善自身、充实自我等等方式来教育自己,并制约自己的不当行为。
孟子曾说过君子三乐,其中二乐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”,指君子应当坦荡做人、无愧于心。这种俯仰无愧可以通过自身的完善做到。人生在世,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诱惑,权力也好,财帛也好,美色、口腹之欲也好,如何正确对待这些诱惑?这就要严格克制约束自己,明确信仰、坚定信念,在前行的途中不被左右,在追求完善的路上不被打扰,为官者爱民为民、执法者公正公平……不忘初心,善始善终,坦坦荡荡,俯仰无愧。
颜之推在《颜氏家训》中曾告诫自己的儿孙要做于国于民有利的人,他归纳了六种国家使用的人才,并说:“人性有长短,岂责具美于六涂哉?但当皆晓指趣,能守一职,便无愧耳。”人的秉性当然各不相同,有长有短,怎么可以一个人在以上六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呢?所以其实只要对这些都能知晓大意,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,也就问心无愧了。
以上两者都是中华文化之中对于羞愧和无愧的认知,在中国古人看来,人生面对诱惑,面对挫折,面对生活给予的磨难和挑战,都应当立身端正,无愧色,无愧辞,上对天、下对人,都问心无愧。人生也无须问东问西,只问己心,问心无愧,则善矣,而如何无愧于心,就要自己的“修行”了。
很多年前,电视里放《少年包青天》,片头曲叫《无愧于心》,这样唱:头上一片青天/心中一个信念/不是年少无知/只是不拘挑战/凡事求个明白/算是本性难改/可以还你公道我又何乐不为……只要真相大白/一切 一切无愧于心。世事纷繁复杂多变,人行于世,但求无愧于心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施希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