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度陈仓是哪位人物的典故(暗度陈仓出自于哪里)

爱你网 2024-06-28 05:19:47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天下遗文古事,靡不毕集太史公。”正是由于《史记》的宏大规模和纪传体编撰的约束,司马迁把刘邦“还定三秦”的史料进行简略并分类归入不同的传、纪和表当中,让人们对那段历史众说纷纭。如果“道由子午”的是韩信,那么走褒斜、攻眉县的是谁?除了史书,还能从哪里还原出这段历史的本来面目?

周勃走的是褒斜道

曹参、樊哙、灌婴这三个人,在秦末汉初那段风云际会的时代里,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,并为大家所熟知。但论战功卓着、居中策应、要居首功的,却是一位大家不太熟悉的人——周勃。《宝鸡社会科学》编辑部主任王宏波在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,在“道由子午,出散入秦”的经典军事计划中,出褒斜道、攻眉县城的周勃功不可没。

对于周勃的战绩,司马迁毫不吝惜笔墨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中记载:“攻槐里、好畤,最。击赵贲、内史保于咸阳,最。北攻漆,击章平、姚卬军。西定汧。还下眉,频阳。围章邯废丘,破西丞。击盗巴军,破之。攻上邽。东守峣关。”这段话基本上概括了周勃的一生,而在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中,也有与此相关的描写:“(周勃)定三秦,食邑,为将军。入汉,定陇西,击项羽,守峣关,定泗水、东海。”

王宏波认为,从“西定汧,还下眉、频阳”可以看出,眉县是周勃在关中作战的起点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记载:“栈道千里,无所不通,唯褒斜绾毂其口。”眉县处在褒斜道进入关中的渭河南岸,周勃只有经过褒斜道才能进攻眉县,以一支堂堂之师,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,为从子午道而出、从故道而来的奇兵做铺垫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邯迎击汉陈仓,雍兵败,还走;止战好畤,又复败,走废丘。”在解读这句话时,王宏波说道:“章邯被动地迎击汉军于陈仓,主要是韩信之计的效用。周勃在眉县、槐里的征战也阻挠了章邯的西援,当章邯败退时,使其不能直返废丘,而是别走好畤。曹参、樊哙经雍县径直攻打斄县,也得益于周勃先在眉县、槐里的策应。包括灌婴直赴栎阳,樊哙来到栎阳,都与周勃的中路出击、频阳攻击有关系。”而“入汉,定陇西”,是指周勃通过“还下眉”,掌控了通畅的褒斜道,再次由褒斜道进入汉中,与靳歙共同纡定陇西。由此,周勃征战的路线已经非常明晰:褒斜道、眉、槐里、好畤、咸阳、频阳、漆、汧、眉、频阳、废丘、褒斜道、汉中、上邽。

王宏波认为,如果周勃自褒斜道、眉县进兵,那么修通栈道就是为战争所做的必要准备。至于是谁修的栈道,史料上没有记载,而在汉中留坝县有座樊河桥,或许在向人们证明,当年“明修栈道”的那个人就是樊哙。

韩信走的是子午道

汉二年,杨喜在杜县归属韩信麾下,可以判断韩信参加过杜县的战事,这为“韩信故事”“道由子午”提供了可靠的依据。

秦时咸阳以西主要交通线路在渭北,咸阳以东交通线路在渭南。秦时杜县的地理方位与汉长安城大体相当。杜县既是子午道上的重要节点,自然是向东、向南进攻、防御的要地。

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王子今先生曾说:由所谓“韩信故事”可知,“道由子午,出散入秦”或许是刘邦分兵而出,北定三秦的路线。而在《留坝厅志》中也有这样的记载:“可知高祖由故道,韩信由子午。”

《司隶校尉杨君孟文石门颂序》中写道:“高祖受命,兴于汉中,道由子午,出散入秦。”王宏波认为,“高祖受命”即《史记·张耳陈余列传》中所记述的:“汉王之入关,五星聚东井。”“兴”专指“还定三秦”,《史记·六国年表第三》:“秦之帝用雍州兴,汉之兴自蜀汉。”“道由子午,出散入秦”,是对高祖“兴”于汉中这一方式的概述,对应的是韩信“道由子午”在先,是前因,刘邦“出散入秦”在后,是结果,两者既是先后关系,又是因果关系。这句话同样也是对大将军韩信、汉王刘邦之间正奇呼应关系的总结。

故事来自兵家传承

对于我们所熟悉的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,学者们曾提出过颇多质疑,并先后做出了“不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“明烧栈道,暗度陈仓”等概括。

《古今杂剧·韩元帅暗度陈仓二》中写道:“着樊哙明修栈道,俺可暗度陈仓古道。这楚兵不知是智(计),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。俺往陈仓古道抄截,杀他个措手不及也。”按《史记》的线索,韩信攻取子午道上的杜县,并不是“往陈仓古道抄截”。有史据的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,其出处是哪里呢?

王宏波认为,在史家记载之外,还存在兵家的传承,而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更有可能是从军事传承中总结概括出来的。他认为,史家有制度、机构、人员保障,有天文、地理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苑等综合的体例要求,对战争事件的记载相对简略,还要分类归入不同的传、纪、表当中;而兵家的传承,会更着眼于将帅、战例、智谋、兵法、战术等等,更为集中、深入和详尽。

王宏波举例说,战国时代,孙膑从鬼谷子处传习兵法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王莽徵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,并以为军吏。”“三十六计”一语源自南朝刘宋将军檀道济,宋代惠洪《冷斋夜话》:“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。”《三十六计》第八计为“暗度陈仓”,“示之以动,利其静而有主,益动而巽”。从战国的鬼谷子,王莽时期的“为兵法者”,三国时魏延、诸葛亮所讨论的“韩信故事”,以及檀道济提及的“三十六计”,说明存在着兵家军事内容的传承。

因此,王宏波推测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这个说法应来自兵家的传承。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的概括,只是对韩信之计的部分提取,而不是全部。民间文人撷取过来,加入自己对史料的理解,演绎、形成了引人入胜的“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”的民间故事。

(宝鸡文明网)

相关文章